80%外资将撤离?内塔尼亚胡一句话,戳破以色列“自给自足”幻梦

发布时间:2025-10-03 05:35  浏览量:15

钱,才是最老实的。


以色列的科技公司,命根子就拴在外国投资人手里。现在,有些投资人开始踩刹车了。他们不投了,或者说,再等等看。


这就很要命。


因为以色列这个“创业国度”,听着挺牛,实际上底子很虚。将近五分之一的国家GDP,一半的出口额,都靠科技产业撑着。可这些科技公司,大概八成的风险投资,都不是自己人的钱,是美国、英国这些外国基金给的。


没这些钱,大部分公司都得关门。


所以当投资人开始犹豫,麻烦就大了。这种犹豫不是没来由的。除了打仗带来的不确定性,总理内塔尼亚胡自己还往火上浇了一盆油。


就在2025年犹太新年前一周,他突然冒出来一句,说以色列未来得搞“自给自足”的经济。


这话一出来,搞金融和科技的全都傻眼了。


创投圈的人简直要炸了。什么叫“自给自足”?以色列一个连原材料都得进口的国家,怎么自给自足?科技产业更是离了全球合作就活不了。


这话说的,太外行了。


后来他可能也觉得不对劲,又找补了一下,说主要是讲国防工业,不是整个经济。


但这解释根本没用。


恐慌的种子已经种下了。话说出口,就像泼出去的水,收不回来的。市场的信心,是最脆弱的东西。


一个叫哈森的人,是专门研究以色列科技圈的,叫StartupNationCentral,他是那里的头儿。他直接说,这个想法根本行不通,跟以色列的真实情况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

总理说的话,不只是外国人听,自己人做生意的时候,也得掂量掂量。


这就成了一个超级糟糕的信号。


对于那些在一线硬扛的创业公司来说,这简直是雪上加霜。他们本来就不容易,员工还得随时准备去当兵打仗。现在倒好,老板不仅要担心国外的客户跑了,还得担心自己国家的领导人是不是脑子不清楚。


这头还没理顺呢,欧洲那边又来了一记重拳。


因为以色列在加沙打仗的事,很多欧洲国家都看不下去了。有些开始警告,说要搞贸易限制,连武器禁运都提上了日程。


最狠的是欧盟。


今年9月初,欧盟委员会直接放话,说可能会停掉跟以色列的一些贸易协议。


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
欧盟是以色列最大的贸易伙伴。这么一搞,以色列对欧盟出口的商品里,有差不多58亿欧元的东西要受影响。


消息一出来,特拉维夫的股票交易所立马就有了反应。


本来,今年上半年股市还挺好的。主要的蓝筹股指数TA-35涨了不少,另一个TA-90指数更是猛涨,比世界上好多大交易所表现都好。大家都觉得,仗可能快打完了,经济风险应该会小一点。


结果内塔尼亚胡一句话,加上欧盟的警告,股价马上就晃荡起来。


虽然之后因为又有了点停火的新消息,股价又涨回来一些,但那种摇摇欲坠的感觉,所有人都感觉到了。信心这玩意儿,一旦裂开了,想补好就难了。


有个叫查姆西的,是Amplefields投资基金的人。他说,过去两年本来就够难了,大家私底下小心点做事没问题。可总理公开喊“自给自足”,这性质就完全变了。


这等于是在告诉全世界:我们这边可能有大麻烦,你们投资要小心。


当然了,也不是全是坏消息。


就在今年7月,还有两笔大买卖。一个叫尼尔·祖克的以色列裔美国人,他的公司PaloAltoNetworks,花了250亿美元买了以色列的网络安全公司CyberArk。谷歌也没闲着,也收购了一家叫Wiz的以色列公司。


还有英伟达,那个搞芯片的巨头,也说要在以色列北部建一个超大的科技园区,要花几十亿美元,还能提供好几千个工作岗位。


这些消息,算是给快要结冰的科技圈,打了一点点强心针。


但问题是,这种好事,不是人人都能碰上的。


能被收购的,能吸引到英伟达的,都是网络安全、人工智能这种现在最火的领域。


可以色列还有成百上千家别的科技公司,他们就没那么幸运了。现在这些公司都很难拿到钱,处境非常危险。


更深层的问题在于,人心散了。


哈森还提到一个事,我听着心里一沉。他说去年开始,已经有不少生意人,开始调整他们在以色列的业务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把公司的一部分,或者干脆整个公司,往国外搬。有些人甚至直接去国外长期住了。


从公司的角度看,这是为了活下去,可以理解。


如果一个国家的精英和公司,都开始往外跑,那这个国家的未来就危险了。


“创业国度”这个牌子,之所以亮,就是因为全世界的人才和资本都愿意来。现在,这个根基开始动摇了。


科技产业跟以色列本土的联系,正在变弱。


内塔尼亚胡那个“自给自足”的说法,蠢得离谱。


以色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,恰恰是它的反面——全球化、开放、跟全世界做生意。它就像一个超级接口,连接着美国的技术、欧洲的市场和全球的资本。


现在,他亲手要砸掉这个接口。


创投圈的恐慌不是装出来的。一个八成靠外来钱养活的产业,如果金主们真的不玩了,那后果就是灾难性的。


接下来,以色列要解决的问题,远不止是停火那么简单。


他们得想办法跟欧盟好好聊,别真把贸易协议给断了。更重要的,是怎么把那些被吓跑的外国投资人的心,再给拉回来。


不然,“创投圈集体恐慌”,很快就会变成整个国家的经济衰退。


到那个时候,再想回头就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