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大使参加摩洛哥国王宴会,士兵闯入开枪扫射,众人倒在血泊中
发布时间:2025-07-12 13:31 浏览量:1
前一秒开枪扫射,后一秒跪地高喊“国王万岁!”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曾于1963年招待周总理和陈毅吃烤全羊,周总理有流鼻血的毛病,一般是很少吃羊肉的,然而如今也入乡随俗。称赞这道羊肉为世界佳肴。
哈桑二世说中国的烹调才是“举世之冠”。结果在1971年哈桑42岁生日时,我国大使出席宴会,却险些面临性命之忧……
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产,并不是它储备的大量黄金或外汇,更不是它的地下资源或工业,而是人民的健康。—哈桑二世
自从摩洛哥独立后,便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,成为非洲第二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,1961年摩洛哥国王去世后,32岁的哈桑继承了王位,成为哈桑二世。
1963年12月27日上午,周总理和陈毅率代表团体抵达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时,摩洛哥的国宴已经敲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了。
此次国宴,摩洛哥还打破了两菜一汤接待外国元首的惯例,改为丰盛的“烤全羊”、“巴斯提拉”、“古斯古斯”等名菜,驻摩洛哥大使杨琪良称这近乎是从未有过的破例。
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周总理本该接受这样的隆重招待。
在那一张矮脚长方桌上,哈桑二世盘膝而坐,陪着大家一起享用盛宴。姗姗来迟的饭菜也被端上了桌,扑鼻的香气迎面而来,一只烤好的全羊已被放入了磁盘中。
哈桑二世第一时间伸出手去,但动作却出乎所有人预料,只见他挑选了一块最好的羊肉放在周总理的食盘中。接下来的每一道菜也都是如此进行,以示对周总理的尊重。
周总理本身是有流鼻血毛病的,很少吃羊肉,但盛情难却,所以也是入乡随俗。饭菜端上来时,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敬哈桑二世,现场的气氛极为融洽。
享用完美食后,周总理和陈毅称赞这道菜堪称世界佳肴,哈桑二世喜形于色,摆手说“中国的烹调才是世界之冠呢。”
高兴的哈桑二世将,周总理和陈毅请进了自己的茶室,茶室中所储存的绿茶是“喜珍眉”,还是从我国进口的。
只见哈桑二世拿起一把鲜薄荷和面包糖,连同绿茶一起放入茶壶中,用木炭火烤,周总理看后忍不住惊叹说“这样的饮茶方法我也是头一回见呢。”
“这是我们80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吃法,面包,茶叶和糖都是我摩洛哥人民生活的三大必需品。”
光绿茶每年就需要1200万吨,所以他幽默的说“若没有茶叶,摩洛哥居民可是会造反的。”一语成谶,只是造反并非是因为茶叶不够,而是另有缘故。
1971年7月10日是哈森42岁的生日,他在拉巴特市郊的斯基拉特宫中隆重的举办宴会,招待各国使节,还邀请摩洛哥的王室和官员前来参加。总共聚集了数百余人,我国的驻摩洛哥大使张伟烈也赶赴了现场。
他代表我国向哈桑二世赠送了一份特殊礼物,由100个小字组成的百寿图,张伟烈说“在中国这寓意着健康长寿,万寿无疆。”哈桑二世也表示了衷心的感谢。
前一秒尚在寒暄,后一秒便陷入了混乱。
原本热闹的宴会现场,险些成为了人间炼狱,只见一伙持枪士兵突然闯了进来。不分青红皂白冲着参加宴会的人员疯狂扫射。
原来是皇家卫队指挥官穆罕默德·迈德布赫协同校长穆哈迈德·阿巴布上校一同策划了此次谋反行动,数百士兵一拥而入,闯入皇宫。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来历身份,就开枪射击。大战一触即发,数十人当场丧命,就连摩洛哥最高法院的院长,首相办公厅主任等政府要员也身受重伤。
张伟烈本是军人出身,迅速出手,应对得当,不仅护住了自己,还保护了翻译关小聂,固然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,但他们依然无法离开斯基拉特宫。
叛变官员占领皇宫后,将躲藏在桌底的瑟瑟发抖的医生揪出,他本是哈桑二世的亲信大夫,然而如今生命关头,已经吓破了胆儿,惊恐万分的扑到迈德布赫脚下,求他饶自己一命。
一位上尉杀红了眼儿,开枪朝这没骨气的医生扫射,结果却不小心将迈德布赫一并打死了,群龙无首,军心瞬间就乱了。哈桑二世便朝叛兵们大声吟诵古兰经,让他们停止杀戮。
佛海无涯,回头是岸,士兵们被临危不惧的哈桑二世所震慑住。同时也意识到既然鸟无首不飞,首领都死了,他们又何必苦苦挣扎呢?所以纷纷跪地高喊国王万岁。
这一场叛乱也平息了。
但仅在一年后,新的政变又再一次爆发了。
在1972年8月,哈桑二世结束对法国访问后,飞机经过巴塞罗那时,却突然遭到四架F-5战斗机的袭击,飞机受重创,迫降于拉巴特—塞拉机场。
战斗机又转而对机场进行了攻击,哈桑二世躲进机场对面的小树林中才躲过一劫,事后,哈桑二世乘车离开机场时,又有三架F-5战斗机空袭了王宫。
此番哈桑二世大难不死,必将对叛乱者严惩不贷。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,发现竟是国防大臣穆罕默德·乌夫基尔将军和盖尼特拉空军基地司令在搞鬼。
哈桑二世叫乌尔基尔来王宫见驾,结果乌尔基尔“自杀了”,他的亲属后来被送入了偏远的沙漠中监禁,而参与政变的飞行员也大部分被判处死刑,其罪行较轻的也被判了20年左右的监禁。
哈桑二世恪守了父王“维护民族独立,捍卫国家主权”的理念,对摩洛哥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。努力与欧美国家建立关系,但也推行广泛的多元外交,在他执政时期,摩洛哥累积与世界上9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。
他还颁布了摩洛哥王国第一部宪法,规定政府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任命,为摩洛哥订立了多党制度。
毕竟,哈桑二世本身就是集各种大权于一身的国王,既是国王又是政府首相,还兼任内政大臣,国防大臣等。
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1929年出生的他,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宫廷教育,7岁时便每天学习,七个小时的阿拉伯语,三个小时的法语,后来又熟练掌握英语和西班牙语。13岁时就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发出了“除面包外,教育是人民的第一需要。”的言论,1952年便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。
1957年自小就展示出与众不同帝王资质的哈桑被定为了王储,这一年他28岁,不久后他开始代替父亲处理国事,出席国际会议。
相比性格内敛的穆罕默德五世,哈桑二世的政治适应能力明显更强,很快开始了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,集各种权力于一身。
改革政治,发展经济,促进农业,建立多元外交关系,确立摩洛哥的多党制。每一桩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虽然他曾遭遇叛乱,于1956年时,数百名柏柏尔领导人及其追随者举行部落集会,反对哈桑二世的新政策,不久后煽动武装叛乱,但哈桑二世很快便将其平息了。
1969年,他还通过长期的斗争,在非洲各国的支持下,在联合国的压力下,成功将伊夫尼交从西班牙那里收了回来。至此,除了休达、梅利利亚和地中海沿岸几个小岛外,摩洛哥基本实现了领土完整。
在国际关系上,每个国家所公认的真理便是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,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哈桑二世也是意识到与美国交好,有利于摩洛哥的国家利益,有利于摩洛哥的百姓时,才于1982年成立了摩美基金会,让基辛格担任董事长,推动两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。
随后与美方签订协议,约定每年向美派留学生200人左右。在1984年美国在丹吉尔扩建了通信卫星系统,还修建了最大的美国之音转播站,让摩洛哥享有发射台的部分使用权。
同时与美方的合作,为摩洛哥提供了安全保障,这便是哈桑二世之所以与美交好的原因。也是60年我国跟苏联关系恶化,70年代我国跟美国建交的原因。国家利益才是两国合作与否的根源。
广大摩洛哥民众不理解的是,哈桑二世为何与有“仇怨”的法国西班牙较好。1965年10月,马赫迪·本·巴尔卡在法国遭遇了暗杀,不久后,戴高乐还停止了对摩洛哥的援助。
两方外交关系因此断绝。在1969年,哈桑二世主动示好,让两国重新建交,这一项决定给摩洛哥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,双方在政治经济,军事等领域开展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。
1982年法国便给摩洛哥提供了5亿法郎的财政援助,又给摩洛哥提供60亿法郎的中长期贷款以帮助摩洛哥发展磷酸盐生产,摩洛哥还得以延期偿还法国20亿法郎的军事贷款。
但与西班牙的关系,因为历史根源,一度被摩洛哥民众所反对。
在1985年6月,西班牙极端主义分子在国家足球队获胜后,前往穆斯林领导人住宅前叫高喊“西班牙万岁!”“摩尔人滚出去”。还朝屋内扔石块儿。
双方一度缠斗到一起,爆发了冲突,闹得不可开交,直到警察赶赴现场后才将互殴的人群给拉开。但在1989年哈桑二世主动访问西班牙,1991年西班牙国王也访问摩洛哥,双方很快签订了《西摩友好睦邻合作条约》,西班牙提供给摩洛哥1.68亿美元的援助。
哈桑二世在回忆录中称摩洛哥是位于各海洋大陆、各族人民和各种文明的十字路口,具有着战略意义,但在历史上却是列强互相争夺的焦点。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,他势必要同各大国家搞好关系,建立多元外交的。
而摩洛哥正是在穆罕默德五世、哈桑二世和穆罕默德六世等几位国王的领导下,才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有了跨越性的进步。
参考资料:
《世界现代史》
《摩洛哥史》